每日經濟新聞 2025-08-07 00:15:58
8月6日,因港元匯率觸及7.85港元兌1美元的“弱方兌換保證”,香港金管局買入84.39億港元,沽出美元。這是7天內的第4次干預,累計買入超200億港元。獨立外匯商品分析師盧楚仁表示,港元疲軟源于拆息低迷和美匯指數(shù)上行。他預計,港元弱勢短期內仍將延續(xù),甚至可能持續(xù)至年底。
每經記者|黃婉銀 特約記者|李旭馗
8月6日,香港金融市場“匯率保衛(wèi)戰(zhàn)”硝煙再起。
因港元匯率觸及7.85港元兌1美元的“弱方兌換保證”,香港金融管理局(以下簡稱“香港金管局”)在港股收市后按銀行要求入市,買入84.39億港元,沽出美元。銀行體系總結余將于8月8日降至640.62億港元。
香港自1983年起實施聯(lián)系匯率制度,旨在確保貨幣及外匯市場運作順暢。港元兌美元存在正常浮動區(qū)間:7.75(強方兌換保證)至7.85(弱方兌換保證)。
如果港元匯率觸發(fā)“強方兌換保證”,香港金融管理局會買入美元、沽出港元,將港元匯率穩(wěn)定在不高于7.75的水平;如果港元匯率觸發(fā)“弱方兌換保證”,香港金融管理局則會沽出美元、買入港元,將港元匯率穩(wěn)定在不低于7.85的水平。
近期,香港金管局頻繁出手護盤,這已經是香港金管局在7天內的第4次干預。7月31日、8月1日和8月5日,香港金管局曾先后買入39.25億港元、35.33億港元和64.29億港元,累計從市場抽走223.26億港元,以維持港元兌美元匯率在7.75至7.85的區(qū)間內。
8月6日,香港金管局在回應《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透露的數(shù)據(jù)顯示,今年5月初,港元匯率曾多次觸及7.75“強方兌換保證”,累計流入1294億港元。
但受港元和美元息差持續(xù)擴大影響,港元匯率在6月初已由強轉弱,并觸發(fā)“弱方兌換保證”。數(shù)據(jù)顯示,香港金管局自6月以來,已先后10次買入港元,累計買入1095.29億港元。
8月6日,獨立外匯商品分析師盧楚仁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書面采訪時表示,港元疲軟主要源于兩方面壓力:一是港元拆息持續(xù)低迷,刺激套息交易并推高港元拋售壓力;二是美匯指數(shù)自7月初以來震蕩上行,令港元等非美貨幣普遍承壓。
香港金管局曾于7月31日在官網發(fā)文稱,5月資金流入令港元充裕,隨后需求減少引發(fā)套息交易,導致6月底以來多次觸發(fā)“弱方兌換保證”。當前港元流動性縮減雖推動拆息溫和上升,但顯著低于美息,息差吸引力令港匯貼近7.85水平。不過,近期股票相關港元需求為匯率提供一定支撐。
香港金管局還表示,未來若“弱方兌換保證”再被觸發(fā),香港金管局將繼續(xù)按機制買入港元,銀行總結余下降將逐步推高拆息。
盧楚仁預計,港元弱勢短期內仍將延續(xù),甚至可能持續(xù)至年底。“需待港元拆息全面回升至2%以上,這場‘匯率保衛(wèi)戰(zhàn)’才有望結束。”
封面圖片來源:視覺中國-VCG211390665395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lián)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lián)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xiàn)在本站,可聯(lián)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