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在线高清无码|欧美日韩国sss|久久51.com|超碰在线公开97|曰夲AV一区二区|成人免费AV网站|成人97在线观看

每日經濟新聞
今日報紙

每經網首頁 > 今日報紙 > 正文

每經熱評丨“研報翻車”屢屢發(fā)生 絕不能只當作笑談

每日經濟新聞 2022-06-20 22:52:32

每經評論員 李可愚

不調研就發(fā)研報,研報遭到上市公司“打臉”。近日,一樁因券商“研報翻車”而受到處罰的事件,引發(fā)市場普遍關注。今年初,上海證券發(fā)布對安旭生物(SH688075,股價182.83元,市值112.1億元)的一份研究報告,題為《原料自主可控,引領POCT檢測發(fā)展》,引得安旭生物不得不作出澄清說明。

時隔近半年,今年6月17日,中國證監(jiān)會上海監(jiān)管局在官網發(fā)布消息稱,上海證券發(fā)布的上述研究報告存在分析結論的合理依據不夠充分、研究報告發(fā)布前的質量控制存在不足的情形?;诖?,上海證監(jiān)局對上海證券、上海證券研究所主持工作的副所長邵銳以及署名分析師黃卓分別采取了相應的監(jiān)管措施。

在此次事件中,券商機構和研究員一系列“活久見”的操作,可以說讓廣大股民大跌眼鏡。筆者注意到,一段時間以來,類似的“研報翻車”案例屢屢見諸報端。

比如,去年10月,某券商研究員制作并發(fā)布研報《天干地支在擇時中的應用初探》,其中竟包括“天干地支在A股擇時中的實證探索”等內容,宣傳可以利用天干地支分析股票市場走勢。該研報隨即引起網民群嘲。隨后,該分析師和所在券商受到當地證監(jiān)局處罰。

除了所謂的“干支炒股”研報外,還有券商研究員發(fā)布了更加“雷人”的“五行炒股”研報——2022年3月11日,深圳證監(jiān)局發(fā)布了對某券商研究員采取監(jiān)管談話措施的決定,該決定披露:“研報內容中,該研究員將股票按五行屬性分類進行分析預測,且對行業(yè)、市場的評論意見不審慎,投資建議不具有合理依據”。

對于初入股市的散戶投資者而言,想要憑一己之力從4000多只股票中篩選出具備投資價值的公司,難度系數不可謂不大。相較之下,機構的資源更廣、搜集的公開信息更全面、分析師數量更多且更為專業(yè),覆蓋的行業(yè)及公司也自然更加廣泛。因此,通常而言,機構發(fā)布的研報相較于投資者通過個人平臺發(fā)的股評,具有更高的權威性和服務性。

然而,近年來隨著“翻車研報”“奇葩研報”不斷面世,讓機構研報的專業(yè)色彩蒙上了一層陰影,不少股民甚至發(fā)出調侃:“研報一出,股價必跌”。為什么會出現這樣的現象?究其原因,在機構數量日益龐大的研報市場,一份經過分析師沉下心來精心調研的優(yōu)質研報雖然仍屬稀缺品,但同時也有大量平庸之作,甚至出現了很多對行業(yè)并無細致研究的粗制濫造“偽劣品”,它們的濫竽充數加劇了供大于求的競爭,研報要獲得以公募基金為代表的機構投資者認同并不容易,分析師為此便紛紛在研報標題和投機取巧上做文章,希望借此抓住買方機構的眼球。

除了“干支研報”“五行研報”等一系列“奇葩”案例外,更加常見的一種情況是機構和分析師為了“蹭熱點”“炒概念”而不擇手段,社會上有什么新熱點,研報就強行搞“拉郎配”。甚至出現研報中涉及的上市公司親自“打臉”研報的現象。

筆者也注意到,近一段時間以來,面對研報亂象,監(jiān)管屢屢“出手”。文章開頭提到的上海證監(jiān)局此次處罰案例,就是一個很好的例證。“研報翻車”事件發(fā)生之后,絕不能僅僅把它當作一樁笑談來看,而應該切實加強監(jiān)管,做好獎優(yōu)罰劣,以此維護投資者的權益。也只有通過不斷推出真實且具有高質量的研報,才能更好地提振投資者對資本市場的信心。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lián)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lián)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lián)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研判優(yōu)選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